园区简介
一、园区发展历程
2010年12月16日,红安经济开发区破土动工。
2015年9月,红安经济开发区傲然蝶变,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达成协议共建“中国光谷·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”,同年晋级成为省级高新区。
2017年2月,黄冈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,“一区七园”共享金字招牌,红安高新区作为其中“一园”,实现华丽转身。
二、建设成果
八年来,园区建设者们肩负“建设南部工业新城,打造千亿园区”的庄严使命,按照“产城融合、园城同建、适度扩规、重在质效”的总体思路,立足“双强双兴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发扬“朴诚勇毅、不胜不休”的红安精神,战晴天,斗雨天,建平台,搭舞台。新型产业园已成为“省级高新园区”、“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”,规划控制面积从3平方公里拓展到126平方公里。政府投入货币工程量累计达32亿元,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。厂房面积近630万平方米,是建国后前60年总和的10倍。
三、绿色园区
“碧水蓝天,魅力新区。”建园以来,红安新型产业园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,以“建设生态园区”为核心理念,做绿色的“加法”,做污染的“减法”,呵护蓝天碧水净土,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。
八年来,园区累计否决高能耗项目86个、拒绝污染项目56个,指导63家企业投入1.58亿元用于污染治理,投产企业环评率达到100%,日处理700吨的垃圾发电厂正在紧张建设中,投入近3亿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,设计处理能力4万吨/天,一期1万吨/天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。
“一个支部一面旗、一名党员一盏灯、一名职工一个匠、一个企业一颗星”,党建工作始终贯穿园区企业的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全程,被誉为全省领先、全市标杆。
四、发展规划
鲜红党旗引领火热发展。以党建为引领,园区探索出“三联”招商,“三政”服务,“三零”、“四节”、“五制”、“六度”举措,不断改革创新,践行契约精神,优化营商环境,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政商关系。截至目前,园区落户企业467家,投产企业281家,规上企业108家,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5家、高新技术产品73个、专利247项。加快腾笼换鸟步伐,引进租赁企业77家,消化闲置厂房38.72万平方米。园区建设与发展呈现出基础更牢、总量更大、活力更足、质效更优等特点,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,产业集群竞相绽放,创新革新型中小企业遍地开花。
五、招商引资
八年创造奇迹。在2018年度全省同类高新区综合考评中,红安新型产业园排名第6。继2017年开发区4家企业斯曼、中雅、天弓、千川成为省级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以后,2018年藻上好、精耕、金马、鑫运祥、凯环电子5家企业又上榜全省第二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名单。八年来,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,各类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40亿元,实现税收18亿元,安排就业38576人。
六、配套建设
八年来,这里农业变工业,乡村变城市,村民变市民。红安县以“五最”模式统筹解决入学就业、还建安置等民生问题,园区医院、学校、酒店、银行、自来水厂、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,商机无限、企业云集,道路交通、井然有序,四海英才、竞相汇聚,一座宜居、宜业、宜商的现代化新城傲然崛起。
“人在园区,家就在园区。”幼有所育、学有优教、老有颐养、病有良医、劳有厚得、住有宜居、弱有所扶,一座集工业、商业、文化、文明于一体的活力新城熠熠生辉,成为逐梦途中的新起点。
七、展望未来
八年播种希望,八年厚积薄发,“打造千亿园区,争创省级重要增长点”的时代号角已经奏响,一个“实力园区、生态园区、幸福园区、红色园区”正展现在世人面前,这座新城正披起华丽的霓裳,谱写新时代最壮美的诗篇!
园区优势
区位优势独特。位于武汉“半小时经济圈”内,处在“8+1武汉城市圈”的紧密圈,紧邻“一环”“两港”,距武汉外环红安出口18公里,距阳逻深水港、天河国际空港、武汉火车站均为30分钟车程;武麻高速公路、麻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沪汉蓉高速铁路,京广、京九连接线等三条铁路大动脉实现与全国有机连接。
园区图库